一份工作,为贫困家庭带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开启了脱贫增收的光明之路。
近年来,我国建立完善就业扶贫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在脱贫攻坚总的工作机制下,中央重视、部省统筹、部门协同、市县党委政府全力抓落实的就业扶贫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已经确立。
东部和西部劳务协作,省内劳务协作……一个个对接平台搭建起来,一项项创新服务落地,一份份深情厚谊在传递。
东西协作以岗位传递真情
“如果我去山东上班,报销路费吗?”今年2月15日,在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丰都县举办的渝鲁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上,贫困户王龙彪问招聘人员。
“工作一段时间,就可报销。”山东省济南市豪曼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刘先生说。
“公司对焊工有什么具体要求?”
“工作要求简单,您可以看一下我手机上的视频。”刘先生打开手机,展示焊工作业的视频。
一番询问后,王龙彪有些心动。他要来了员工登记表,一笔一划地认真填写起来。“那边的焊工工资比丰都的高4000多元,为了脱贫养家,再远我也去。”
今年2月,山东省人社厅组织14个市的212家企业到重庆开展就业扶贫招聘活动,共提供20605个岗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平均薪酬3000元以上,比重庆同类岗位平均高1000元。
“我们将这次活动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精心筛选,春节过后短短10余天时间就组织优质企业来重庆。”山东省人社厅副厅长夏鲁青说,“通过这次活动,鲁渝两地形成了新的劳务合作模式。”
很多到东部发达地区工作的西部贫困人员,对工作环境表示满意。“我在南京这边很适应,工作环境很好。”今年8月的一天,陕西贫困户李莉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报平安。“工资拿到手了,听说以后还会涨,你们放心吧。”
截至今年9月末,陕西省在江苏省务工人员办理就业登记总量已达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9万人,新增帮扶陕西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就业2527人。
就业帮扶的真情在不同地区之间不断传递。今年4月,浙江省人社厅会同四川省有关部门举办“2017浙江——四川就业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活动期间,共组织122家企业参加,提供1.3万个就业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1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96人。
“目前,浙江省、市、县三级与四川等地区的劳务协作机制全面推进,各类专项服务活动陆续开展。”浙江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说。
多种对接靠创新撒播温暖
全国多地建立了省内协作关系、重大项目与贫困县结对子的劳务协作新渠道。
在燕赵大地,河北省开通省内9个中心城市与22个贫困县劳务协作渠道,签订对接协议,明确对口培训、提升技能、安置就业等内容,形成省内帮扶机制;建立岗位需求清单、岗位供给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清单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去向准、输得出、稳得住。
在江汉平原,湖北省组织省内没有贫困县的8个市与贫困县开展专项劳务协作对接活动,每个市至少对接3个以上贫困县,实现全覆盖。武汉市到长阳、郧西开展“情系汉企招聘直通车”专场招聘活动。宜昌市每季度组织200多家本地重点用工企业,参加市内5个贫困县的招聘活动。孝感市组织30多家企业奔赴恩施开展专场招聘。
此外,湖北省各地还掌握当地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的用工需求情况,以及所辖区县内贫困村贫困人员的求职意愿,搭建对接平台,实现市州内用工需求较大的区县与贫困村的精准对接。
开拓进取用服务保驾护航
在劳务协作的过程中,各地人社部门实践着、摸索着,尽可能满足贫困人员的需求。
云南省借助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强化服务,送岗到人。“我们建立了驻长三角、珠三角劳务服务工作站,26个县市建立了驻省外劳务服务工作站。”云南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明确,各工作站的主要职责是,深化劳务合作,扩大劳务输出,开展劳务维权,搞好劳务服务。”
各种创新不断出现。山西省组织12个贫困县开展劳务输出“员工制”管理试点,由输出地劳务公司与长期在外地就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劳务公司采取弹性工时、协商薪酬、轮岗轮休等管理办法,增强劳动用工的灵活性。劳务输出人员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
“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输出地县级政府从统筹整合的扶贫资金中给予其最长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不超过本人实际缴费的2/3。”山西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县普遍出台了试点方案,相关工作在稳步开展。”(林晓洁)